优化调整高校20%左右学科专业布点,有几个意思?有何看点?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15:02    点击次数:87

最近各大重量级官媒:新闻联播、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等都在关注教育部的一个新文件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。这是教育部同发改委、工信部、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,5个部门共同印发的文件。我的朋友圈也被《方案》刷屏。

我看了下,这些措施其实早已有并且一直在推行,《方案》只是汇总后成文件在全国铺开而已。

方案目标

图片

《方案》主要的目标是:

到2025年,优化调整高校20%左右学科专业布点,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,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。基础学科特别是理科和基础医科本科专业点占比进一步提高。建好10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专业点、300个左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。一些符合国家重大战略要求的重要学科取得突破,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。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、现代产业学院、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、卓越工程师学院,建成一批专业特色学院,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。到2035年,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,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,建成高等教育强国。看了这些目标,教育界以及关心教育动向的朋友会发现这些目标中的词都不陌生。调整的原因和历史

图片

“优化调整高校20%学科专业布点”是很多人讨论的热点。这件事从2017年起就开始做了。在2017年2月,在复旦大学召开了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。会上提出了“新工科”这个概念。这个概念一提出来就受到了官方和教育界的重视。2018年3月,高教司司长吴岩在南方科技大学明确提出,教育部将正式推出四个“新”: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。这就是俗称的”四新“建设。因此,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学校在不停调整专业,新开设专业或者撤销某些专业。比如,2021年,新增了1961个专业点,撤销了804个专业点。从2012年到2021年,增设了1.7万个专业点,撤销和调整了近1万个专业点。

图片

因此,到2025年,优化调整20%的专业布点,不是大问题,大部分的工作已经做完。”四新“建设是应时而生,因为教育的发展一般说来都是落后时代,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高校,很多专业设置本来就比较急功近利。很多人说我们学习了苏联的教育模式,专业分工太细。但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不错,培养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工程师。2000年后,我们开始学欧美大学的模式,宽口径、重基础。这方面的改动一直在进行。第二个原因,进入21世纪后,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不少学科虽然名字没变,但学科的内涵、基本理论要求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,所以不少学科要重新调整,尤其是跟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,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。第三个原因,外部环境的变化。贸易战,对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,对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。从高考的选科开始,数理化等理工专业大大加强。全国上下抛弃歌舞升平的思维,重新捡起了”学好数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“的口号。还有疫情的影响,疫情凸显公共卫生的重要性,所以国家要大力建设公共卫生系统和培养人才。哪些学科被优化调整?

图片

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,其实并不关心这些事情的起源和历史,更关心的是,我该读哪些专业,对我有何影响。优化调整分两大块。一块是新增专业,一块是撤销专业。对于新增专业,有的是国家急需专业,有的是新技术、新科学理论的应用。这些专业总体来说是发展方向,但要注意,不是每个专业都非常好。比如,一开始是物联网,现在的元宇宙,概念太新潮或者比较含糊,用人单位不知道如何招聘。还有,虽然专业不错,但阿狗阿猫都上,有的学校师资力量不强,或者培养的人过多,社会容纳不了,也不行。所以对于新专业,大家要小心辨别。对于撤销专业,则非常简单,肯定不太行,有的是专业就业不行,有的是专业名称不符合实际。如果你对这些专业的升学和就业途径不太了解的话,尽量避免这些专业。比如,2021年撤销最多的专业有: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公共事业管理、服装与服饰设计、信息与计算科学、教育技术学、行政管理、产品设计、工业设计、广告学、测控技术与仪器、广播电视学、市场营销、表演、工业工程等等。

图片

大家愿意的话,可以把这几年撤销专业的新闻仔细阅读一下,就明白哪些专业不行。这些专业跟就业密切相关,只关心就业市场也能推出差不多的结论。其他的话”四新“建设确实挺好,我们很多专业设置,以及专业教学都很陈旧,需要更新。但是,名称改变只需要一秒钟,但老师还是那些老师,所以是不是实质内容都会发生改变?这需要打个问号,不同学校可能效果会不一样。其次,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其实很费心思,不是简单的加减法,需要做化学。现在一方面各课程的学时在缩减,但另一方面每个课程的内容在增加,主要的改革在给学生增加课程上了。现在的大学生功课紧张到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,更不用说玩耍,谈恋爱,了解社会等等事情了。因此,在优化调整课程时,需要更大胆和更本质的做法。第三,这几年四新建设,未来技术学院、现代产业学院等等新名词层出不穷,希望这些提出是符合教育规律的,而不是官方为了自己的KPI而弄出来的政策。在政策实行中,切记一刀切,切记搞表面工程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